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中医教你几个小动作,养生效果翻倍!尤其冬季在室内可以常练

时间:2023-04-21 18:20:28 | 浏览:441

养生不是难事,不需刻意!其实,每天做点简单易行的小运动,也能实现养生效果。常梳发,滋养头部防脱发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滋养和坚固头发的作用。方法:用手或者梳子都可以,将手掌互搓 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

养生不是难事,不需刻意!其实,每天做点简单易行的小运动,也能实现养生效果。

常梳发,滋养头部防脱发

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滋养和坚固头发的作用。

方法:

用手或者梳子都可以,将手掌互搓 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次数自己决定即可。

干洗脸,脸色红润皱纹少

想要脸色红润皱纹少,有一个不花钱的好方法--干洗脸。手掌和脸部互相摩擦,从而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旺盛,还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方法:

搓手36下,暖手以后,上下扫面,方向应该是由下往上,再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画圈。

常叩齿,预防牙齿松动

叩齿运动可以促进牙齿周围的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营养及氧的供给,从而增进牙周健康,预防牙周病和牙齿松动。

方法:

叩牙即在闭唇状态下快速有力地使上下牙咬合,可以听到“咯咯”声。早晚各叩一回,每回100。

常搓手,补肺气防感冒

冬季虚体质者很容易感受风寒邪气而感冒,要想彻底根除反复感冒,还得从调理体质入手。

方法:

每天搓手5分钟,特别是重点搓热大拇指下大鱼际的部位,有很好的补肺气、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作用。

常提肛,缓解慢性盆腔炎

预防压力性尿失禁、缓解慢性盆腔炎可多做提肛运动。躺在床上或久坐时,都可练习。

方法:

动作类似于小便时突然收缩肌肉,有意识地上提肛门。每次保持收紧3秒钟,然后放松3秒钟,连续做15~20分钟。

常揉腹,健脾胃调气血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徐宁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按揉腹部,可健脾助运,减少腹部积滞的气血。

方法:

取仰卧位,以右手掌按顺时针方向绕肚脐眼揉腹,先从肚脐眼开始转圈儿,一圈接一圈逐步扩大,直至揉遍全腹。数十遍后换左手以相反的运转方向即可。

胃胀、胃痛

按摩肚脐上方这个穴位

常运睛,缓解视疲劳

对于上班的电脑族来说,视疲劳、眼干涩是很常见的。此时不可一味寻找是否有缓解视疲劳或滋润眼睛的滴眼液,关键在于自己调整改善,如操作“睛常运”。

方法:

双手相互摩搓,微热后放于双眼之上,再以食指、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然后转动眼球,先从右向左转10次,再从左向右转10次,如此3遍。

常搓足,降虚火

在足心部有一个穴位叫做涌泉穴,它是肾经的首穴。因此,常按涌泉穴可以起到补肾固元的作用,能让人肾精充足、精力充沛。

方法:

每天晚上先泡洗双脚,再用手按摩涌泉穴及附近的足心,直到足心发热为止。每晚一次,每次10-15分钟。

养生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1、好心态是养生的基础:好的心态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食物多样化是养生的根本:养成低盐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粗粮,控制红肉、肥肉的摄入量,并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坚果、奶制品等。

3、保持适量运动对养生很重要:运动是生命的动力,也是防病的有效手段。

建议每周进行不低于五次的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游泳、慢跑等。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量力而行。

4、定期体检是养生的一部分:人一生中难免会有小毛病,定期体检有助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

来源: 约见名医

相关资讯

中医教你几个小动作,养生效果翻倍!尤其冬季在室内可以常练

养生不是难事,不需刻意!其实,每天做点简单易行的小运动,也能实现养生效果。常梳发,滋养头部防脱发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滋养和坚固头发的作用。方法:用手或者梳子都可以,将手掌互搓 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

中医教你10个小动作,养生效果翻倍!尤其冬季在室内可以常练

养生不是难事,不需刻意!其实,每天做点简单易行的小运动,也能实现养生效果。1、常梳发:滋养头部防脱发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雪亮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早在隋朝,名医巢元方就明确指出,梳头有通畅血脉、祛风散湿、滋养和坚固头发的作用。方法

立冬养生丨中医专家教你健康过冬季!这份养生指南值得收藏

封面新闻记者 曾亚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进入冬季后,哪些疾病较为多发?又该如何预防?生活中如何正确养生?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

中医养生有哪些讲究?3大中医养生重点你应牢记!

一、中医养生要求及时睡觉我们都知道,只有在睡眠中我们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新陈代谢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排毒,所以说,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睡觉的时间应当是晚上九点,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在八点之前醒来,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中医养生有妙招?中医教你5个不花钱的养生小妙招,从此少生病

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二字听着简单,但后面的复杂理论和知识却把他们吓跑了。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接近养生。有一些中医养生的小诀窍对于很多人就十分的受用。等着这些小门道,日常抽出一点时间加以运用,相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中医强调吃素吗?什么是养生运动?中医专家严世芸教你如何以“中和”养生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通识课程讲座中,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以《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中和思想》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医的学理、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关怀。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所谓中和思想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时间表,你知道吗?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中医认为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因此,每天十二个时辰养生要遵循规律,而丑时和寅时是养好肝和肺的至关重要时辰,一定要睡好觉。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张简单实用的

没事蹲一蹲,竟然能养生!中医教你养生五蹲,效果惊人!

人体最喜欢的姿势是什么?既不是躺,也不是坐,而是蹲。所有婴儿在母体中都保持着这个姿势,它让我们的身体放松,又能获得安全感。只要蹲的方式正确、幅度恰当,各种蹲姿都能对身体起到养生效果。蹲一蹲,利全身“蹲”能减少脂肪堆积,对大腿、小腿、腰腹等肌

中医提醒:冬季养生牢记1个字,坚持做到,身体“百毒不侵”!

严寒冬季,天气也会变得更加干燥, 此时人们的食欲会大涨,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是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冬季一定要学会收,防止寒气入侵身体,导致疾病的发生。冬季中医养生如何做到收?1、要学会收汗不管是在哪个季节都会出汗,如果不是因为剧烈运动或者衣

冬季到了容易受凉生病?中医教你5个养生方法,温暖过冬

冬天到了对于疾病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所以很多人都会想要在冬天进行养生,中医的养生方法也就是比较好的选择。这主要是因为中医的治疗方法,本身就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保养作用及养生理念,更适合在冬天进行身体的调理。冬天要如何进行中医养生?1、精神调养精

中医经典道出冬季养生的奥妙

《黄帝内经》这部传承两千多年的医学巨著,蕴含博大精深的养生智慧,如何在冬天巧用《黄帝内经》安全过冬,请听专家怎么说~张景明 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分《素问》、《灵枢经》上下两部,共162篇文章。

老中医公开冬季养生秘密:简单3件事,做好了百病不上门

寒冷的冬季,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保暖和进补。冬季养生进补,应当讲究方法,还要吃对东西。很多人在冬天都不敢进食水果,因为生冷的水果吃进去,在一段时间内,都会感觉很冷。不过,冬天也不能一点水果都不吃哦,这种水果在冬天吃最好了。冬天最合适吃什么水果

中医:秋冬季养生,记牢这2个原则,让你健康一年

相恋了五年的小王跟小李昨天分手了。因为住在哈尔滨的小王不能理解住在广州的小李说的“热成家犬”是什么感觉,住在广州的小李也不能明白住在哈尔滨的小王是如何“冻成野犬”。于是,当小王跟小李说,多喝点温补的汤水的时候,小李一下就炸了,“你让我在30

今日立冬!中医教您冬季如何养生

来源:人民健康网11月7日是“立冬”节气。立冬,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近日,人民网记者采访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干诊科主任宫丽鸿,从中医角度为您带来冬季养生攻略。宫丽鸿医生介绍,冬天养生讲究“养藏”。冬

简单一个小动作,不用花一分钱,却是老中医眼里的养生妙方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其实是有很多长寿的方法的,人们每天多使用这些方法可以让人的身体变得更加长寿。大部分的人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都会想要搓手,特别是手脚发凉的时候,更加会想用手去搓。其实,“搓”是在中医里面的一个不错的养生方法,它可以让人的身体变得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燃气灶品牌网餐饮点餐系统网德夯苗寨旅游攻略虚拟现实技术网塔罗牌占卜网苹果手机评测网今日泰安红星二锅头股票网洪崖洞旅游攻略抖音直播电商资讯网驾校宝典学习网PS抠图网小鹏汽车股票行情九鼎山旅游攻略大明湖畔旅游网
中医学知识网-专业的中医学知识信息平台,荟萃了古今中医药学,涉及的中医药信息服务有中医病理、中药方剂、中药材、中药图谱、药材认识、药材鉴别、中医推拿、中医药资讯、药膳食谱、按摩推拿等方面内容,提供中医基础知识,中医医药,中医医案,中医养生,经典方剂,名家医活等。
中医学知识网 duhehe.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