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8:27:03 | 浏览:378
▲本文受访专家:李业甫 1934年12月生,国医大师,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业甫如今已是84岁高龄,自1962年从业以来,他中医推拿临床一线奋战了58年,依旧耳聪目明、腿脚灵活,每周坚持4个半天的门诊!不仅治疗的患者超过20万人,还先后捐助百万余元,帮助失学儿童重返课堂!
就是这样的一位国医大师,却在早年间,身体有着诸多的毛病,心脏病、严重驼背、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一直困扰着他。而他却自创了许多不用花钱的养生办法,将所有的疾病统统赶走,甚至连驼背都有很大改善。
李老根据自己临床经验总结整理了一套简便易行的中医保健功法,这套功法大致有8个动作,长期坚持锻炼,能预防和改善多种颈、肩、腰痛疾病。
头颈保健 转头磨颈调平衡
为了减轻颈椎病的伤害,坚持如下几个动作,可以延缓颈椎衰老,还你“天鹅颈”
捶肩击背
颈椎病患者可双手握拳,一手捶肩,一手击背,一前一后同时运动,由快到慢,由轻到重,反复操作16~32次。
然后揉上肢、揉胸、摩腹1~2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
转头磨颈
转头磨颈活动法可调节钩椎关节平衡,增强韧带功能,预防颈部僵硬。
练习此法时,需两手叉腰或两手腕相握置于腰后站立,头颈自然端平,目视前方,头颈转向左侧至极限,再回转向右侧方至极限,最后回转到前方正中位,此为转头磨颈活动一次,如此连续做7~14次。
练习时应注意转动到位,动作宜缓慢,目随转向视。
头颈侧屈
练习头颈侧屈活动法的体位姿势与转头磨颈活动法相同,头颈向左侧方侧屈至极限,再回屈向右侧方至极限,最后回屈到前方正中位,此为头颈侧屈活动一次,如此连续做7~14次。
注意头端平,目视前,颈要直,动作缓慢。此法可增强颈椎小关节协调稳定,预防过早老化退变。
头颈前屈
头颈前屈后仰活动法可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记忆。
两脚间距与两肩等宽,两手臂置于腰后,两手腕相握,掌心朝外,先头颈前屈至极限,眼睛看地,后头颈上抬后仰至极限,眼睛看天,再返回到头颈端平位,此为头颈前屈后仰一次,如此连续7~14次。
可增强棘上、棘间韧带和椎体前纵、后纵韧带弹性,预防颈椎屈伸功能障碍。
肩部保健 摇动关节行气血
如今的60后、70后、80后正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用肩膀撑起了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因此,人到中年后,肩部保健尤其重要,坚持练习以下的三个动作,让你能“力能扛鼎”!
前后甩手
前后甩手动肩活动法可解除肩关节黏连,使前上举、后伸功能障碍得以恢复。
练习时需站立,肩松,两手臂下垂伸直于体侧,双手臂前伸上抬,甩至头顶上方,同时配合挺胸仰头,再将双臂反回前甩至下后方,同时配合伸腰低头活动,如此连续甩手7~14次。
注意肩膀放松,只要肩动,限制腰膝关节屈伸活动。
体后拉手
体后拉手活动法可使肩关节粘连致后伸功能障碍者解除黏连,促进功能恢复。
练习时两手置于腰后站好,用一手握住另一手腕部,用力向后外方牵拉,反复牵拉7~14次,然后再换手牵拉另一侧手7~14次。
注意力量由小到大,逐次进行,不宜用力猛拉。
摇膀子
摇膀子活动法可解除肩关节多方向粘连功能障碍,滑利关节,增强功能。
练习时左腿弓箭步,左手叉腰或置于腰后,挺胸,右手臂下垂于体侧,先向前、向上、向后、向下摇转画圈活动7~14圈,再做反回方向摇转画圈活动7~14圈。
然后转为右腿弓箭步,右手臂置于腰后,掌心向后,左手臂下垂于体侧,先向前、向上、向后、向下摇转画圈活动7~14圈,再做反回方向摇转画圈活动7~14圈。
步法要求前丁后八,做到三直——颈直、身直、腿直。
腰部保健 摇腰运转动间隙
腰是人体的重要部位,很多时候,它都和人的尊严练习紧密。如果你说“腰酸腰痛”,除了感慨岁月易逝外,还经常会受到身边人“讳莫如深”的眼神。
为了避免尴尬,下面这个动作可以让你“腰不酸、背不痛、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
摇腰活动
摇腰活动法可滑利关节,解除腰肌僵硬、小关节错缝,增强腰肌、骨盆底肌、腹肌功能。
练习时自然站立,两手叉腰,两脚平行分开比两肩距略宽,先使腰向前、向左、向后、向右环转摇动7~14圈,再反方向同法摇转7~14圈。
注意摇转活动幅度先小后大,速度均匀,叉腰双手适当用力协助腰部摇转活动。
这八个动作学会了没有?
妙招护手法
治疗手抖手麻手疼的方法
李老还有一套护手法,通过敲击手部的几个动作,就能让您从此远离手抖、手麻、手疼这些困扰!
护手操
能调和气血,祛风散寒,防治手关节炎
【主治】手指疼,手抖,手麻,手肿胀,不能见冷水等问题。
【专家提示】这套护手的操每天都可以做,可以保健预防和治疗。如果有手抖手麻手疼的症状,尽量不要碰冷水。
甩手通背
解决胸背疼痛,驼背,腰肌劳损等问题
【动作要领】后背要拍在脊柱中间,前面要拍在任脉线上。可以加大幅度,手分别拍在脊柱的颈段、胸段、腰段。做的时候身体要放松,每一个动作要做到位,要拍到脊柱上。
痛的地方要多拍,不痛的地方尽量少拍一点,痛的面积大就要用手掌拍,面积小的用掌根或者指尖拍。一次做8—10遍,把腰捶松了,感到舒服了就可以。
【作用】甩手通背可以让整个腰椎,胸椎都活动了,腰肌劳损,背肌劳损,脊柱炎,脊柱骨质增生等都可以做这个操,可以延缓骨质增生发展。
通胸解闷护心法 治疗胸闷胸痛等问题
李老曾经心跳仅有31下每分钟,心跳过缓,并且有胸痛胸闷的问题。但他自创的一套护心法,多年下来,心脏一点毛病都没有,现在86岁,在场上轻松就做下来了各种活动!李老指出,四个穴位很关键:膻中穴、极泉穴、胁肋、关元。但是要注意,胁肋并非穴道。
【取穴位置】两乳头连线中点
用掌揉法,掌心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揉膻中穴3—5分钟,主要治疗胸闷心慌,生气或心里难受的时候也可以按揉。
【取穴位置】腋下的位置
胸痛,心绞痛,挤揉极泉穴可以止痛,用食指和中指挤上去,再捏一捏外表的胸大肌,有酸胀感为宜,捏3—5分钟。在差不多的范围内,点,揉,拿都可以。
顺着肋骨缝往下推,或从上往下推或从后往前推,推3—5分钟。
【取穴位置】腕横纹向上三横指,2寸的位置。
有心慌胸闷,心里不舒服,烦躁的人可以经常按揉,可以镇静安神。心绞痛发作的时候也可以按揉内关穴,力度要大一点,有酸胀感为宜。
【专家提示】每次做的时候四个穴位都要做,平时不疼不胀不闷,没有胸部不舒服的人也可以做,有预防的作用。
五脏按摩强身功法
调养五脏
【做法】贴着皮肤推3—5分钟。
【作用】通三焦,上焦为心肺,中焦为胃、胆,下焦为肠、膀胱。
【作用】补肾,疏肝
【做法】从肚脐向下推至关元穴,推过后摩腹,顺时针逆时针各3—5分钟。
【作用】使肠道蠕动,增强胃肠功能。
【注意】按摩了之后点关元穴(脐下三寸),然后手捂在肚脐上,闭目养神,意守丹田。
李氏晨练法
延年益寿,延缓五脏衰老
李老告诉我们,他们一般4:30就起床,之后就开始做晨练。
动作步骤
【注意】每个动作做七次以上。
【作用】延年益寿,延缓五脏衰老。
1930年生的姚老已经近91岁。依旧头脑灵活、反应机敏、耳聪目明、满口真牙!他给自己的长寿目标定了三个:保90争100信念120!姚老总结了自己的6大养生长寿法宝,都是他每天吃的和做的,大多数他都坚持了50年之久。一、6大养生“法宝”1、法
1、多伸伸懒腰,这样能够让肺部得到充足的氧气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天可以伸伸懒腰,这样能够增加对肺部和心脏的挤压,为全身提供充足血液的供应,同时也有利于呼吸的加深和全身肌肉的收缩,当大脑得到充足血液供应时,就能够让人们更加舒适和清醒。2、休息2
邹云翔教授有人感叹,在中医领域造诣极高的名家们,高龄时还依然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同样是活一辈子,为什么他们活得这么有质量?因为他们从来不做的“作死习惯”,很多无知的人却每天都会做!1、一代名医邹云翔:一家三代,不喝冷饮江苏省名中医邹燕勤一家
现在生活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一二线工作的人们这些年轻人在外打拼,很少顾及在家的老年人,所以老年人更加的注重养生。平时我们一说起养生这个词一般都是指老年人,因为现在很多的老年人为了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注重养生这方面,所以说对于老年人
人们养生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从饮食到健身,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养生对身体带来的好处,但是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养生方法。错误的中医养生方法有哪些?1、每天梳头一百下有人认为每天梳头一百下具有美发的功效,但是如果过分梳头的话,会刺激头皮分泌大量的皮脂腺
古代名医大家,孙思邈101岁、孟诜92岁,王冰94岁、万全97岁.....今世国医大师健在者,邓铁涛101岁、李辅仁99岁、李克光95岁、张琪95岁......这是大师你未必认识,但有一点你要知道——这些高寿的中医大师一个个都很会养生!而他
▲本文受访专家:李业甫 1934年12月生,国医大师,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业甫如今已是84岁高龄,自1962年从业以来,他中医推拿临床一线奋战了58年,依旧耳聪目明、腿脚灵活,每周坚持4个半天的门诊!不仅治疗的
中医认为在我们身体有非常重要的三角区,是血管神经以及各个脏器聚集的地方,只要保护好黄金三角区就能够防止病情的侵入,小编为大家介绍6大黄金保健三角区。3、膀胱金三角区膀胱三角区如果出现问题时,会引起排尿次数增多、排尿不畅等,尤其是不注意个人卫
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其实是有很多长寿的方法的,人们每天多使用这些方法可以让人的身体变得更加长寿。大部分的人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都会想要搓手,特别是手脚发凉的时候,更加会想用手去搓。其实,“搓”是在中医里面的一个不错的养生方法,它可以让人的身体变得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保健养生越来越重视,合理的养生能达到延年益寿效果,但是养生容易进入误区,错误的养生方式可能会折寿。错误的养生方法有哪些?错误养生一:每天喝8杯水水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维持基本的新陈代谢,大部分人群遵循每天喝八杯水
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在忙碌之余,也开始重视各式各样的养生技巧。购买专家的中医养生书籍,观看电视的养生节目,查询跟自己相关的健康咨询……但各种各样的网络获取渠道,反而更让大家眼花缭乱起来,哪种养生方式最适合自己?我又是属于什么体质
冬天室外气温低了,人也不爱动弹,更别提出门锻炼了。今天花花教大家几个中医保健小动作,非常简单,在家就能缓解身体疲劳,预防各种常见病!人的手部对应着各个器官部位,以下9个手部动作,专门针对9种常见的身体疾病,做完一套后会感觉非常舒服,一身轻!
现代人都比较注重养生,现在冬天来了,天气慢慢冷了,在冬天养生人们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第一,适当吃一些凉性食品。冬天外界气候很冷,所以人们穿的衣服往往较厚,而且空气干燥,人们的运动量也相比其他季节不足,很容易造成人体内积热过多。再加上很多人喜
最近几天气温明显地开始“大跳水”了,前几天还是短袖加外套,现在就开始长袖配大衣,当除了早就入冬的东北三省等地区。冬天不同于其他季节,这时候时间万木开始凋零,动物开始过冬,虽然我们人类有坚固的房子抵挡寒风,还有取暖器取暖,被窝里还有电热毯冬天
入小雪,天愈寒。《黄帝内经》有言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那么,在冬季避寒就温,敛阳护阴,益肾填精的大原则下,今年冬天养生又该如何做才好呢?一起看看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