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8:49:20 | 浏览:246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1日消息(记者王洪旭)5月21日是小满节气,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以后,海南降雨将增多,并开始出现高温天气。那么,养生要注意些什么呢?对此,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吴珠表示,小满之后天气又湿又热,养生建议“未病先防”,注意防治皮肤病,宜清淡饮食;午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小满之后天气湿热 注意防治皮肤病
吴珠表示,小满节气的养生,应注意“未病先防”,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保持体内外环境的协调,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小满后,随着气温的上升、降雨量的增加,气候变得又湿又热,皮肤病比较常见,应重点对皮肤病进行防治。贪凉卧睡可能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如丹毒、疥疮、痱子、湿疹等疾病好发于湿热体质的人。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的人是由于肠胃功能不佳,或过食肥甘厚腻,或长期情志抑郁导致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吸收,湿浊之气停留在体内日久渐成的。通常来说, 湿热体质的人群在小满后会感觉不太舒服。
湿热体质的人有哪些特征呢?吴珠表示,常见的有面部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粉刺、疮疖,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经常大便黏腻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对湿热的气候很难适应,甚至会因为外湿滋生疖肿、湿疹等皮肤病。
饮食以清爽清淡为主 推荐三种蔬菜
在饮食调养上,吴珠建议,对各种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苦瓜、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生蒜、辣椒、茴香等。
吴珠推荐三种蔬菜。一是苦瓜,苦瓜内含奎宁,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之功。可用于治疗热毒、疥疮、 痱子、湿疹等病症。
二是番茄,番茄内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清热等。番茄中的果酸对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补充维生素 C。
三是韭菜,韭菜内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钙、磷、铁、蛋白质、纤维素等。韭菜还可解毒祛湿,韭菜汁外搽可治湿疹。
睡觉不要贪凉 午睡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随着夏季的到来,潮湿的空气加上高温持续,最重要的是排湿毒。对此,吴珠建议,大家也要适当做一些运动,促进新陈代谢;但不建议在烈日下做剧烈运动,避免大汗淋漓,防止中暑等。在运动锻炼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以防暑伤津气。
此外,小满是阳气旺盛之时,人应顺应阳气的规律而养生。老年人可在清晨或傍晚外出活动,比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下棋等项目为宜。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大家可适当晚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午睡一般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睡觉时不要贪凉,不要正对空调出风口及电扇,保护腹部、背部、头部,以防着凉受风。
另外,调适心情,保持心情舒畅。不要让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
来源: 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5月21日消息(记者王洪旭)5月21日是小满节气,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以后,海南降雨将增多,并开始出现高温天气。那么,养生要注意些什么呢?对此,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吴珠表示,小满之后天
不久前,在复旦大学通识课程讲座中,首届全国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严世芸以《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中和思想》为题,全面介绍了中医的学理、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关怀。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所谓中和思想
入秋了,秋季是适合养生的好季节,中医专家来支招!今晚(9月5日)10点,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向上中医馆”开馆,“向上馆中医学徒”萧敬腾现场分享养生往事,体验针灸、正骨治疗;天天小兄弟带来一首《本草纲目》养生秀,讲述自己与中医的故事,分享新
一、中医养生要求及时睡觉我们都知道,只有在睡眠中我们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新陈代谢才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排毒,所以说,睡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睡觉的时间应当是晚上九点,最好不要超过晚上十一点,第二天早上一定要在八点之前醒来,俗话说,早睡早起身体好
对大多数人来说,养生二字听着简单,但后面的复杂理论和知识却把他们吓跑了。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接近养生。有一些中医养生的小诀窍对于很多人就十分的受用。等着这些小门道,日常抽出一点时间加以运用,相信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健康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中医认为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因此,每天十二个时辰养生要遵循规律,而丑时和寅时是养好肝和肺的至关重要时辰,一定要睡好觉。下面小编给大家推荐一张简单实用的
中医养生专家孔令谦是京城四大名医孔伯华嫡孙、著名中医孔少华之子,孔伯华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的养生秘诀深刻而直白。本文刊于《中国妇女》5月(上)当中医养生成为热门话题,孔令谦却有着深深的忧虑,深陷铺天盖地的中医养生信息,普通百姓该
路志正路志正,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路志正的养生经验是:遵循《内经》,重视正气涵养,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辨证施养。天人相应
封面新闻记者 曾亚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后,就意味着冬季正式来临。进入冬季后,哪些疾病较为多发?又该如何预防?生活中如何正确养生?近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
为什么从古至今中医多长寿?来源于中医的理念是:防病大于治病,平时从饮食,生活,运动上面注意养生,从根本上就避免了疾病对身体的损伤,自然就长寿啦!中医 冷饮 养生 睡眠 体检中医 冷饮 养生 睡眠 体检中医 冷饮 养生 睡眠 体检您还有哪些健
现在很多人都开始注意身体健康,想要进行养生,那么在选择养生方法的时候,不妨试试中医养生法。中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医学,除了对各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以外,还能够起到良好的养生作用,不同的方法都能够帮助身体进行调整。中医都有哪些讲究?1、调整气
毫无疑问,过去的2017年是我国中药事业发展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面而系统地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综合性法律;在这一年里,中医打破以往长白胡子的刻板印象,以活泼的网络形式被越来越多的
今天(8日)是“三九”的头一天。此时的养生重点是什么?在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各有何讲究呢?“冬季养生应以‘藏’为本,以‘无扰乎阳’为原则。”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殷胜骏介绍,日常起居应注意“去寒就温”。注重衣着方面的保暖,腰
突然袭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激发人们对健康的探索。合理的膳食和食物种类比例,应符合个人生理或疾病状况的饮食文化状态诉求,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体所需的营养与健康。在全民营养周期间,长春市中医院门诊办、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春玲从中医的角度,为大家讲解有
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一候鹿角解: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