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8:59:06 | 浏览:999
中医的体质概念,一方面体现了体质形成的基础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两个基本要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机体内环境的统一体现在人的形体结构、脏腑功能与精神意识相关,即中医所讲“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机体与外环境的统一,是指生命个体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即人与社会统一,人与自然统一。
1
平和质
(一)体质辨识
1.定义:强壮健实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态适中,精力充沛的状态。
2.成因: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
3.体质特性:
(1)形体特性:形体均称健壮。
(2)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味觉良好,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食欲好,二便正常。
4.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5.发病倾向:平常患病较少。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二)中医养生
1.情志调摄:宜保持平和的心态。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弹琴、下棋、书法、绘画、听音乐、阅读、旅游、种植花草等放松心情。
2.饮食调养:饮食宜粗细粮食合理搭配,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食品;不要过饥过饱,也不要进食过冷过烫或不干净食物;注意戒烟限酒。
3.起居调摄:起居宜规律,睡眠要充足,劳逸相结合,穿戴求自然。
4.运动保健:形成良好的运动健身习惯。可根据个人爱好和耐受程度,选择运动健身项目。
5.穴位保健:(1)选穴:涌泉、足三里。(2)定位:涌泉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约当足底2、3趾蹼缘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凹陷中。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3)操作:用大拇指或中指指腹按压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以穴位感到酸胀为度,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
2
气虚质
(一)体质辨识
1.定义:由于先天不足,说话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体弱,后天失养或病后气亏,如家族成员多数较弱,怀孕时父母体弱、早产、人工喂养不当、偏食、挑食等因素。
3.体质特性:(1)形体特性:肌肉不健壮。(2)常见表现:平时说话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面色偏黄或恍白,目光少神,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容易头晕,记忆力减退,大便不成形,或者便后感觉未尽,小便正常或偏多。
4.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
5.发病倾向:平常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抗病能力弱,病后迁延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劳病。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风邪、暑邪。
(二)中医养生
1.情志调摄:宜保持稳定乐观的心态,不可过度劳神。宜欣赏节奏明快的音乐,如笛子曲《喜相逢》等。
2.药膳食疗方:(1)山药粥:山药、粳米,具有补中益气功效,适合气虚体质者食用。(2)黄芪童子鸡:童子鸡、生黄芪,具有益气补虚功效,适合气虚体质易自汗者食用。本方补气力量较强,对气虚表现比较明显者,可每隔半个月食用一次,不宜长期连续服用。
3.起居调摄:提倡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作,以免损伤正气。平时应避免汗出受风,居室环境应采用明亮的暖色调。
4.运动保健:宜选择比较柔和的传统健身项目,如八段锦。避免剧烈运动,还可采用提肛法防止脏器下垂。提肛法:全身放松,注意力集中在会阴肛门部,首先吸气收腹,收缩并提升肛门,停顿2~3秒之后,再缓慢放松呼气,如此反复10~15次。
5.穴位保健:(1)选穴:气海、关元。(2)定位: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3)操作:用掌根着力于穴位,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每个穴位按揉2~3分钟,每天操作1~2次。还可以采用艾条温和灸,增加温
阳益气的作用。每次10分钟,每周1次。
3
阳虚质
(一)体质辨识
1.定义: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不足,或病后阳亏,如家族成员均有虚寒表现,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平时喜好寒凉食物,损伤阳气或久病阳亏,或年老阳衰。
3.体质特性:(1)形体特性: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壮。(2)常见表现:四肢怕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毛发易落,大便稀稠,小便清长。
4.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5.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因寒所造成的病症,如易腹泻、凌晨水泻为主,下肢浮肿,阳萎等。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耐夏不耐冬,易感湿邪。
(二)中医养生
1.情志调摄: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利事件,及时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宜欣赏激昂、高亢、豪迈的音乐,如《黄河大合唱》等。
2.药膳食疗方:(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具有温阳补血、祛寒止痛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者食用。(2)韭菜炒胡桃仁:生胡桃仁、韭菜,具有温肾助阳功效,适合阳虚体质腰膝冷痛者。
3. 起居调摄:居住环境以温和的暖色调为宜,不宜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下长期工作和生活。平时要注意腰部、背部和下肢保暖。白天保持一定活动量,避免打盹瞌睡。
4.运动保健: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适当进行舒缓柔和的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雪的环境中锻炼。日光浴、空气浴是较好的强身壮阳之法,也可选择八段锦。
5.穴位保健:(1)选穴:关元、命门。(2)定位: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3)操作:两穴均可采用温和灸的方法,每周进行1次。关元穴还可采用掌根揉法,按揉每穴2~3分钟,每天1~2次。
4
阴虚质
(一)体质辨识
1.定义: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不足或久病失血,纵欲耗津,积劳伤阴,如家族成员多偏瘦,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年长受孕,早产,或曾患出血性疾病。
3.体质特性:(1)形体特性:体型消瘦。(2)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平常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燥,面色潮红,眩晕耳鸣,睡眠差,小便短涩。
4.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活泼。
5.发病倾向:平时宜患有阴亏燥热等疾病,或表现为阴亏症状,如外感发热很容易出现热盛伤阴的症状,如口干、鼻干,发热等。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平时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
(二)中医养生
1.养生方法:阴虚体质的人关键在补阴清热,滋养肝肾。五脏之肝藏血肾藏精,因此以滋养肝、肾脏为重点。
2. 饮食调养:药膳食疗方,海参百合羹:海参1条、百合50克、猪肉末150克、冬菇5个、冬笋1块、生姜1块、鸡蛋2个。
3. 穴位保健:选穴为太冲穴,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5
湿热质
(一)体质辨识
1.定义: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禀赋或久居湿地,喜食肥甘或长期饮酒,火热内蕴,男性多见。
3.体质特性:(1)形体特性:形体偏胖或苍瘦。(2)常见表现:平时面垢油光,容易口苦口干,身重困倦,易生痤疮,眼目红赤,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较多。
4.心理特征:性情多急躁易怒。
5.发病倾向:易患疮疖疾病。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湿环境或气温高,尤其夏末初秋,湿热错杂气候较难适应。
(二)中医养生
1.养生措施:治以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利水渗湿。方药:三仁汤、或五苓散。
2.药膳食疗方:土茯苓草龟汤:草龟1只、鲜土茯苓100克、茯苓50克、猪瘦肉100克、葱姜适量。脾胃功能差者,加白术50克。
3.火罐治疗:取背俞穴。
4.穴位保健:选曲池穴,每日按摩2~3次,每次3~5分钟。
6
痰湿质
(一)体质辨识
1.定义: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2.成因:先天遗传或后天过食肥甘。
3.体质特性:(1)形体特性: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2)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腻较多,多汗且粘,胸闷、痰多、面色淡黄而暗,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小便不多,平素舌体胖大。
4.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豁达,多善于耐受。
5.发病倾向:易患糖尿病、中风,心脑血管等疾病。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较差。
(二)中医养生
1.情志调摄:宜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宜欣赏激进、振奋的音乐,如二胡《赛马》等。
2.药膳食疗方:(1)荷叶粥:干荷、大米,具有祛湿降浊的功效,适合痰湿体质者食用。(2)冬瓜海带薏米排骨汤:冬瓜、海带、薏米、猪排骨(少量)、生姜,具有健脾祛湿、化痰消浊的功效,适合痰湿体质腹部肥满的老年人食用。
3.起居调摄:居住环境宜干燥,不宜潮湿,穿衣面料以棉、麻、丝等透气散湿的天然纤维为佳,尽量保持宽松,有利于汗液蒸发,祛除体内湿气。晚上睡觉枕头不宜过高,防止打鼾加重;早睡早起,不要过于安逸,勿贪恋沙发和床榻。
4.运动保健:坚持长期运动锻炼,强度应根据自身的状况循序渐进。不宜在阴雨季节、天气湿冷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可选择快走、武术以及打羽毛球等,使松弛的肌肉逐渐变得结实、致密。如果体重过重、膝盖受损,可选择游泳。
5.穴位保健:(1)选穴:丰隆、足三里。(2)定位:足三里(位置见气虚质)。丰隆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处。(3)操作:采用指揉法(见平和质)。
7
特禀质
(一)体质辨识
1.定义:表现为一种特异性体质,多指由于先天性和遗传因素造成的一种体质缺陷。
2.成因:先天因素、遗传因素、或外界因素、药物因素等。
3.体质特性:(1)形体特性:无特殊,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2)常见表现:遗传性疾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等特征;胎传性疾病为母体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4.心理特征:因禀质特异情况而不同。
5.发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药物过敏,易患花粉症;遗传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等;胎传疾病如“五迟(立、行、发、齿、语)”、“五软(头、项、手足、肌肉、口)”、“解颅(小儿囟门不关)”等。
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适应能力差,如过敏体质者对气候、异物等不能适应,易引发宿疾。
(二)中医养生
1.情志调摄:过敏体质的人因对过敏原敏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因此要在尽量避免过敏原的同时,还应避免紧张情绪。
2.药膳食疗方:(1)固表粥:乌梅、